陕北传媒网
  • 新闻热线:0911-2568088
陕北传媒网
首页 陕北头条 延安 榆林 民生 国内 国际 行业资讯 图片 视频

志丹

旗下栏目: 宝塔区 黄陵 甘泉 富县 洛川 宜川 延长 安塞区 延川

志丹县沙湾村第一书记马星宇 为群众找增收好路子

来源:华商报 作者:贺秋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6-21
摘要:六月的早晨,当晨曦洒下第一缕金色的光芒时,志丹县旦八镇沙湾村第一书记马星宇已早早起床,简单地吃了点早饭,走出村部。走在村上,总会听到村民的嘘寒问暖。面对村民的关心,他深深地感动着;面对提出的问题,他无悔地奔波着。

  六月的早晨,当晨曦洒下第一缕金色的光芒时,志丹县旦八镇沙湾村第一书记马星宇已早早起床,简单地吃了点早饭,走出村部。走在村上,总会听到村民的嘘寒问暖。面对村民的关心,他深深地感动着;面对提出的问题,他无悔地奔波着。

志丹县沙湾村第一书记马星宇 为群众找增收好路子

  解忧帮困 他成了“村里人”

  马星宇至今对第一天来沙渠村报到的情景记忆犹新:2016年8月26日,他辗转一个多小时车程,终于到了一个由于修路道路封堵,村民出行极不方便的村庄,村民爱理不理,村干部简单寒暄两句,也就离开了。一些闲言碎语也不时传来,“一个城里娃能干啥,来了溜达几天估计就回去了!”

  马星宇从小生活在县城,初到农村,他顾不上失落,当起了第一书记。他相信,只要把派驻村当成自己的家,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就能得到理解、信任和拥护。

  进村不久,一天马星宇正在村部坐班。贫困户康丁匆匆跑来,“小马,我儿子不见了,快帮我找找。”马星宇赶紧联系村支书,发动村民四处寻找,最后终于在山上将康志帅找到。马星宇了解到,康丁的儿子今年23岁,智力不正常,平时爱往山里跑,整天都要人看着。得知这一情况, 马星宇一直琢磨着,不解决康志帅的问题,康丁就无法脱贫。回到家,他在网上买一台老年防走失定位仪给康志帅,马星宇可以随时掌握康志帅的行踪,康丁也终于可以放心地去地里干活了。

志丹县沙湾村第一书记马星宇 为群众找增收好路子

  沙渠村多数道路是土路,每到天旱季节,黄土能埋过脚脖,但马星宇出东家进西家,走访民情、民意。尘埃落在头上、脸上、衣服上,汗水冲刷出一道道痕迹,沙渠村 266户村民家,每一道梁梁峁峁、沟沟壑壑都留下了马星宇熟悉的身影,一个城里干部能遭受这样的罪? 村民质疑。马星宇笑笑说:“只要村民能把光景能过好了,我心里乐着呢! ”

  贫困户的生活一直是马星宇最为记挂的事情,他不停地穿梭在这些贫困户之间。贪困户高怀缺乏苹果管理技术,他就到高怀的果园里帮忙修剪、拉枝、手把手的传授着。端午节到了,他给五保户白祥老人从家里拿来了粽子,老头子吃着粽子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还给兜底户张万娥、邵增兰送去了飘着香气的烧鸡,两位老人拿着鸡腿,怎么也舍不得吃,紧紧地拉着马星宇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一次闲聊中,五保老人刘正良无意中说起,帮扶干部给家里送来不少米面,但是他有些年没有吃过排骨了。马星宇默默地记在心上,周末回家,让家里人做了排骨,一放下碗筷就给老人送去,当香喷喷、热腾腾的排骨摆在老人桌上时,老人激动地说:“小马这娃娃有心,心里记着我们这些老人!”马星宇憨厚地笑笑,一边嘱咐老人赶紧趁热吃,一边走到门口帮着老人收拾院落。

  马星宇的付出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他变成了真正的“村里人”,村民对他的态度开始变化,从视而不见变成默默支持,走哪大家都“小马、小马”地亲切叫着,招呼他吃饭、喝水。

志丹县沙湾村第一书记马星宇 为群众找增收好路子

  精准施策 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

  马星宇来到沙渠村当第一书记,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马星宇作为第一书记,始终把扶贫作为自己的主要责任。

  5月3日,县上开始精准扶贫数据清洗。他和工作队严格按照“九条红线”核实条件,跑遍了沙渠村12个村民小组的266户百姓家,逐户摸底,体察民意,全面分析、研判,确保退出、识别、帮扶全过程精准。他每到一户百姓家中总会详细寻问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将掌握到的第一手资料记录在笔记本上,到晚上,他再把一天收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多天的努力,终于让最终确定下来的11户建档立卡贫困 户每一户都经得起问、经得起看、经得起查。

  5月25日,他利用一整天时间把村上11户贫困户的第一手数据,送到了6位包扶干部手里。第一时间和帮扶干部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致贫原因、生产生活状况、脱贫需求,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按照“一户一法”的办法因户施策,结合 “六个一”精准脱贫计划,建立起了精准扶贫台帐。

  贫困户杨玉生现在生活越来越有劲头,“这多亏了小马和帮扶干部啊!”他逢人就夸马星宇。杨玉生今年65岁,妻子患有癌症,儿子31岁,至今未婚。为了给妻子看病,家中债台高筑,儿子的婚姻问题也成了难题,家中的13亩果园也因疏于管理,卖不上好价钱。马星宇知道后,给他邀请了果业技术专家到他的地里进行专业果树培训,这让杨玉生一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可是苹果生产周期长,眼前的生活怎么办?杨玉生又给马星宇提出了问题。马星宇和包扶干部多次商量,先后为杨玉生家送去公猪仔三头,母猪仔一头。“年底把公猪卖了,母猪明年开始也能产仔,这短期的光景算是过下来了!”杨玉生说。

  近期,马星宇已帮助11户贫困户落实发放到位产业帮扶资金14000元,猪仔6只,鸡仔20只,果树专用肥12吨,电视机1台。

  真招治贫 为群众找一条增收好路子

  “要让村民真正的脱贫致富,就要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切实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鼓励和帮助村民通过自身努力,发展产业,找到一条增收的好路子!”马星宇说。

  作为一个多数村民都在山岭居住的合并村,如何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这是马星宇一直思考的事情。通过研究省市县各项政策,结合村情,马星宇选中了苹果这一项全县主推的富民产业。

  村民郭会宝常年依靠种植小杂粮和在打井队打零工为业。家有十几亩适合栽植果树的梯田地,但由于对发展苹果产业认识不到位,错过了栽植机会。今年春上村里新建果园,马星宇多次找到郭会宝,为他细算苹果收入账。经过反复做思想工作,郭会宝终于下定决心种果树。

  年初,趁着发展苹果的好时机,马星宇带领村干部翻山过梁找地块、走村进户定亩数、苦口婆心做工作,邀请了果业技术员现场指导,跟着大伙儿翻地、放线、打坑……半个月时间,不仅323亩矮枝富士新建任务圆满完成,还协调羊粪12吨、果树修建工作50套、新建苹果防雹网300亩,协调维修果园生产道路5.8公里,新建集雨窖3个。

  一间办公室、一张单人床、一套简单的被褥,几本书,这是马星宇的主要家当,也是“第一书记”的简单人生。马星宇说,他希望在未来能尽自己所能帮助村上发展,让村民都过上好光景。

  华商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刘晓媛

责任编辑:小玉
首页 | 法律声明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供稿服务 |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13309110881 | 邮箱:sbcm1688@163.com | 陕ICP备16019554

电脑版 | 移动版 | 技术支持:延安禧惠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