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传媒网
  • 新闻热线:0911-2568088
陕北传媒网
首页 魅力陕北延安 榆林 民生 国内 国际 图库 左侧导航 右侧导航

延安

旗下栏目: 宝塔区 黄陵 甘泉 富县 洛川 宜川 延长 安塞区 吴起

退耕还林20年 看生态修复的“延安样本”

来源:延安广播电视台 作者:*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19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史上一件波澜壮阔的大事业,陕西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策源地,也是全国退耕还林成果最显著的省份。延安是陕西退耕还林第一市,在卫星影像图上,黄土高原最绿的地方就是延安,而吴起县清晰的绿色边界,更像一枚退耕还林的绿色奖

      退耕还林工程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史上一件波澜壮阔的大事业,陕西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策源地,也是全国退耕还林成果最显著的省份。延安是陕西退耕还林第一市,在卫星影像图上,黄土高原最绿的地方就是延安,而吴起县清晰的绿色边界,更像一枚退耕还林的绿色奖章镶嵌在黄土高原上。在延安实施退耕还林20周年之际,由市社科联发起筹办的“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延安退耕还林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吴起召开,50多位来自中、省、市的相关专家聚焦吴起,对延安退耕还林的成效、经验和发展对策等展开深入研讨。

       夏末的清晨,吴起的胜利山被团团绿色温柔的包裹着,山间的小路上一辆辆中巴缓缓绕行至山顶,50多位中、省、市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登高望远,现场观摩了吴起退耕还林20年的现状和成效。在这些专家学者中,有几位都是吴起县的“老朋友”了,他们长年累月带着自己的学生穿梭于吴起县的山山卯卯间做课题实验,可以说亲眼见证了吴起退耕还林20年来的转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傅伯杰:

       我从80年开始做黄土高原的研究,逐渐看到经过20多年来的努力,特别是我们延安人民的努力,使黄土(地)变成了绿色,我们的心情也是非常受鼓舞。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 朱清科:

      我第一次到吴起是1983年,那个时候吴起还是满目苍凉。吴起建设到现在已经是满目青翠,到处都是青山绿水。吴起的样板是可以在全国来推广的,因为在这么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都能够恢复植被,都能够把林草植被建设这么好,那么在年降雨量很高的地方就更容易了。

       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上世纪90年代,吴起县革命性的封山禁牧之路启程破冰,1998年吴起县顶住压力只留30万亩基本农田,一次性退掉155万亩坡耕地,创造性的开始了退耕还林的先期实践,为党中央出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相关政策,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吴普特:

      吴起的主要贡献证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半干旱地区,也就是说在400到500毫米降雨量的过渡区,森林草原的过渡带,通过自然修复和人为的科学治理,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是可以趋向于良性的循环。

陕西省社科联主席 甘晖:

      在1999年中央决策要实施退耕还林这个非常大的政策之后,延安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吴起做的非常出色,我们看了一些示范点,又参观了退耕还林的展览馆,感触非常之深。我们延安市,包括吴起县的历届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老百姓为了自己美好的家园,美好的生活,艰苦奋斗,发扬了长征精神,发扬了延安精神,连续奋斗了20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研讨会,让吴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个样板走向全国,让吴起和延安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影响感染更多的人,在生态文明建设里面发挥更好的示范效益。“春风吹绿黄土塬,退耕还林开新天,且看吴起沟峁梁,生态文明谱巨篇”。

     1999年8月6号,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来到延安,视察调研延安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建设工作时提出“退田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十六字方针,找准了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切入点,从此,延安市委市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把朱镕基总理的“十六字方针”变成了将绿色铺上延安山川大地的作业蓝图。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 吴普特:

     20年前的明天(1999年8月7日),朱镕基总理就到了学校去和我们的专家教授对这16字的方针进行认真的讨论。那么这里边还有个故事,叫“16字半”的故事,朱镕基总理当时提的是退耕还林,我们的专家认为,乔灌草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所以不仅仅应该还林,还应该还草。所以应该到1999年,今年刚好20年,国务院发了一个文件,那就是退耕还林(草),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学校在这一块尽了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20年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20年矢志不渝的持续奋斗,延安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截止2018年底,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4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9.4%,占全国计划内退耕面积2.1%、陕西省的26.7%。卫星遥感图上延安把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林草覆盖率由33.5%增加到46.35%;植被覆盖率由46%提高到81.35%;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8年的315天,圣地蓝成为延安人民自豪的靓丽名片。2018年6月,国家科研团队公布,在延安子午岭林区,发现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华北豹种群,华北豹、褐马鸡、原麝等珍稀动物纷纷选择在延安大地繁衍生息,是大自然对延安20年生态修复的肯定与褒奖,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例证,也是延安人民20年退耕还林交出的一份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优秀答卷。

中国科学院院士 傅伯杰:

       我们的一个研究结果,从整个黄土高原来说,特别是延安地区来说,在90年代我们控制水土流失54%的效益是在通过坝地,通过梯田来控制了泥沙,然后在2000年以后,我们植被的恢复占到了减少泥沙的57%的这么一个作用。所以它的效应还是非常非常明显的。另外,植被除了防固住泥沙以外,它还有一个合理的植被结构还可以起到涵养水源,大家看到这几年,我们的气候逐渐在改善,还有植被的固碳的效应,所以我们把它称作为一个“绿色银行”,所以植被的恢复,应该提升了整个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呈现出良性的循环。

      退耕还林改变了延安人民的生态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项工程成为国家在延安投资最大,覆盖面最广,群众得实惠最多的生态建设项目。截止2018年,国家累计投资130.64亿元,全市80%以上的农民受益,户均3.94万元,人均9038元。广大农民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种粮食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大棚种植、畜禽养殖、中蜂养殖,发展红枣、核桃、食用菌等等林下经济,1999年延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381元,2018年增加到10786元,比退耕前提高了近8倍。今年5月7日,延安向全世界宣布告别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3.2%降至0.66%,全市整体脱贫。

延安市吴起县吴起街道周湾村支书 雷明智: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靠我们自然资源(周湾水库)成功的在8月7号、8号、9号举办了边塞蓝湖龙舟大赛,我们这几天旅游业的收入,五天时间达到十万块钱,所以说带动了我们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以后每人都可以享受旅游业发展的分红。

延安市吴起县吴起街道南沟村村主任 刘志安:

      我们现在这个收入就多了,多种渠道,山杏、苹果、还有山上采的沙棘,经济林一起来,啥都有了,再就是我们公司一成立,一年基本天天都有活干,最起码一天吃住费用这都不用愁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傅伯杰:

       退耕还林还草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态环境,而且提升了我们的生存条件和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的能力,老百姓也就切实的感受到过去我们是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这么一个恶性循环。现在正验证了,也是实践了习总书记所说的“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金山银山就体现了生态系统,是给我们人类提供服务的,包括了它的供水的能力,水源涵养的能力,土壤保持的能力和固碳的能力,所以从长期的生态效益来说,我们保住了黄土高原的绿色,也就是保住了我们的金山银山。

       20年间延安人民共造林2134.5万亩,天然林保护3933.35万亩,栽植苗木30多亿株,约600万人次持续参加到植树造林这场绿色革命当中。2016年,延安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

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原支部书记 闫志雄:

       我认为我有自豪感,我有成就感,虽然说我们现在干了20多年了,咱们山变清了,水变绿了,但是我心里还不满足,虽然咱们现在五六十岁的人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像我常说的,咱们这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比一浪好,所以咱把咱这个绿化这方面继续往下传承,让咱们后一代人继续把咱们陕北绿化保持住,尽量建好、尽量保持好。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 朱清科:

       退耕还林的建设,我认为对全民生态意识提高非常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深入人心。这是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实际上也是一个最惠普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这种民生工程我认为在新时代条件下非常必要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我们作为这个科教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感觉到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还需要研究,深入地研究,目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理论、技术上的一些问题,来支撑我们国家生态环境重大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扶贫工作座谈会就指出,延安发展面临的“两个明显优势,一个明显制约”,这一个明显制约就是“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制约”。可以说,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延安的生态已实现了根本好转,但是依然没有摆脱整体脆弱的局面,针对这一现状,这次参加研讨会的各位专家们也分别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建议和发展思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 傅伯杰:

      下一步,我们主要的问题就是保持植被恢复的稳定性和它长期生态效应的发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旅游业,要保证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 朱清科:

      我们的林子发展到这个程度,是要向林子要经济效益的时候了,如何我们对现有的林子进行一些适度的开发利用,让它为我们的农村经济振兴、乡村振兴和农民经济收入、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支撑和基础条件,这需要我们还进一步研究如何来做,比如发展特色经济,特色林产品的经济,以及林下的复合体系,甚至农林牧的复合经营等等,这是需要下一步要去努力的方向。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吴普特:

        我本人是做水科学的,那我就在关注黄土高原现有的水资源,目前我们初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就是要尽量地开发有限的降水资源。第二个突破口,我们觉得还应该调整乔灌草的结构。但是我坚信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政府的支持下,科学家不断地努力,咱们共同的探讨,可能这个问题能够解决。

       20年退耕还林,带给延安人民的变化是生态环境空前改善;农村生产力水平前所未有得到提高;农民群众享受到最大的实惠;城镇化进程因此加快;崭新的延安为世界提供了生态可修复的样板!“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环境保护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延安人民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延安生态环境整体脆弱,保护环境、涵养生态任务十分艰巨”的教诲,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上,加快转型,追赶超越,让延安绿些,再绿些,美些,再美些!

 

责任编辑:稼荣

最火资讯

首页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免责声明 | 供稿服务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