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传媒网
  • 新闻热线:0911-2568088
陕北传媒网
首页 魅力陕北延安 榆林 民生 国内 国际 图库 左侧导航 右侧导航

延安

旗下栏目: 宝塔区 黄陵 甘泉 富县 洛川 宜川 延长 安塞区 吴起

一个小山村崇文重教的百年传承

来源:延安日报 作者:党柏峰 刘晓媛 本报记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17
摘要:延长县下盘石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具有二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村里有了第一个大学生至今,这个只有一百多户人的小山村,已走出了130多名中专以上的毕业生,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7人,大学本科学历的65人,不乏清华北大等名校毕

走进延长县下盘石村

      延长县下盘石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具有二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村里有了第一个大学生至今,这个只有一百多户人的小山村,已走出了130多名中专以上的毕业生,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7人,大学本科学历的65人,不乏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在延安市内实属罕见。

一棵老槐树,烙印百年重教历史

      7月19日,从延长县城出发,沿着崎岖蜿蜒的盘山路,驱车40多分钟,记者来到下盘石村,感受村上厚重的文化气息和淳良的村风民风,寻找这个偏远小山村崇文重教的百年传承。

      “来我们村,一定要先到村北头看看这棵老槐树!这是我们村的根!”顺着村党支部书记郝银奎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一棵饱经沧桑的老槐树,经历岁月洗礼,早已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槐树旁边有几孔破旧的土窑洞,只剩几近荒废的土炕、土墙、油灯……“这棵老槐树,相传是郝氏祖先在明朝时由山西省吉县迁居于到此地后亲手栽下的,我们的学堂就在这棵槐树下!几百年来,这一直是村里人郝玉树办学兴教、惠济乡民的物证。”郝银奎颇有感慨地给我们讲起这棵老槐树和村子的历史。



● 村民在党群服务中心院内扭秧歌

       郝银奎说,康熙年间,郝氏第五世人郝炅,生育有三个儿子,都中了举,有“一门三举人”之说,在当时风光无限。郝氏先祖中郝玉树在村中办私塾以教贫寒子弟的故事,至今依然是全村老少的美谈。郝玉树之重孙郝成德秉承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立志兴办教育,创办了宝峰寺国民小学,任校长。后来在下盘石村家中创办了私塾,后改为初级小学。方圆几十里的孩子,无论贫富,都可在此入学。学校经费由家长出一些,加上庙里的一些布施,不足部分都由郝成德揽承。兴办学校使这一带乡民都能识文断字,受到礼仪教化,对这里的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这面墙上的村规民约就是我写的,我们村80岁以下就没有不识字的!”一旁80岁的老人郝景东一边说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吃自己种的李子, “写字好、学习好是村里人的最大的特色。以前在学堂上学,每天先要练一大张方格字,村里人人一笔好字!”

       郝景东早年丧父,生活非常艰苦,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依然热爱读书,热爱写字。他的子孙也是读书的好手,大学毕业后,在南方拥有自己的事业。

      正是一个个像郝炅、郝玉树、郝景东一样普通的爱读书的人,使崇文重教成为这个村子百年的坚守,成为这个村上每个人血液中流淌的对读书始终不渝的热爱。



●村中的休闲亭

一副副对联,传递耕读传家好家风

      走进下盘石村,眼前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一排排石窑整齐排列,李子、桃子、核桃等果木穿院绕墙,一条条宽敞干净的硬化巷道四通八达,巷道里红花绿树交相辉映;远处广场里,几个孩子在玩耍,几个老人一边锻炼一边说笑,身旁几只鸡咕咕叫着……好一处怡然自得的现代田园场景。



●大门前木板上的对联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每家每户大门前的对联 — —“延世泽莫如行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宋传姬旦家声远,学绍濂溪道脉长”……一副副对联印在古朴的木板上,传递着家风与信仰。据悉,村上结合每家每户不同家风家训,量身定做了55户大门对联。

     我们信步走进郝如秀的院中,外面骄阳似火,院内却清新凉爽。四孔新修的青砖灰瓦石窑洞一字排开, “希春轩”几个字彰显着主人的品位。院子一旁有个菜园,果树、梨树、杏树已经结果,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芹菜、韭菜等各类新鲜蔬菜一应俱全。一株桃树茂密地沿着墙生长,鲜红的桃子挂满树梢。身处在这样的小院,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

     郝如秀今年已经73岁,但精神矍铄,眼不花,耳不聋,思路清晰。他满怀感慨地回忆起曾经的苦难岁月。

     郝如秀是家中长子,毕业于延安市卫生学校。父亲去世后家里债台高筑,万般贫寒,生活难以为继。当时31岁的如秀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还有四个未成家的弟妹要读书上学。特别是他们家被划定为地主成分后,读书的机会越加渺茫。但是,他坚定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一定要让弟弟妹妹上学,即使当农民受苦劳作,也要当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民。功夫不负有心人,弟妹们如愿以偿地上了自己理想的院校,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个家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已成为全村人学习的榜样。



● 郝如秀家的老院子

      “现在父母已经不在了,可是父母对我的影响却从来没有离开。父亲一辈子爱看书,写得一笔好字,为了供我们上学,照顾家人,他放弃了公职,回到村上务农,即使再难也要供我们上学。母亲一辈子与人为善,从来不说长道短,总告诉我们有本事没本事没关系,只要做个正派人,成不了大材,就做一个本本分分的人!”郝如秀动情地说着, “其实父母平时很少给我们提什么要求,对我们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甚至这种影响都传到了我们子女身上!”

     正说着,郝如秀的女儿端来了一盆又大又红的桃子让我们品尝。女儿谈起父亲总是充满崇敬:“父亲虽然没给我们留下多少财富,可是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却是最好的,他常说,成功的路有千万条,不一定你努力就会成功,世上还是普普通通的人多,但是一定要好好读书,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能让人生走得更好!”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这一家人发自内心的淡然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延长县妇联主席白延芳说,在下盘石村,大多数都是像郝如秀这样的家庭,不论是有公职还是务农,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与人为善,甚至村上都听不到吵嘴声。这个村百年来始终坚持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望,虽然每家的家训不同,可是“耕读传家”却是每个人矢志不渝的坚守。

  一面面文化墙,绘出文明幸福新生活

       在下盘石村,最吸引人的还是大门院墙外的一幅幅剪纸作品、农民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勤耕不忘本,读书担重任” “做一名讲规矩的好村民”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 “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内容既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更多的是下盘石村的历史和日常生活场景。这40余面文化墙成了村里人最自豪的地方。



●下盘石村的文化墙

      文化墙里的作品都出自李志梅之手。李志梅是村妇联主席,是省、市、县人大代表,她带我们参观了村里的家风馆。

     “这里记录了我们村的历史和优良家风传承,每一个有着优良家风的故事都记录在这里。我们希望通过家风馆,让村民了解村上的历史,更好地传承优良家风!”刘志梅兴致勃勃地介绍着, “我们建设家风馆,政府安排专人走宜川、访乡贤,搜资料、集遗物,村民也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建成了这个下盘石村家风馆”。

家风馆隔壁是一间民俗馆。

      “这是我们的梆子,我们村是传统梆子舞的发源地,为了传承好这项非物质文化,村上成立一支20余人的队伍,定期排练。不光给村上,甚至给县上、市上演出呢!”李志梅乐呵呵地说,“去年,还建成了下盘石村传统‘延长梆子’传习所。”说着,还不自觉地扭起了梆子舞。

     在民俗馆里,我们看到的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这都是出自李志梅之手,她可是远近闻名的剪纸大师。她自幼喜爱绘画,绣花、剪窗花、做鞋垫等样样拿手,每逢村里婚丧嫁娶,人们都会来请她帮助,她总是乐此不疲,热心相助。闲暇时,她还给村民教授剪纸,让村民在农闲时都有了一技之长。她成立了“黄土圪梁梁手工艺协会”,组织妇女参与剪纸、泥塑、布堆画、书法等艺术创作。

     随行的张家滩镇副书记张剑插嘴说:“这下盘石村虽然偏僻,可从来都是热闹红火,村上常常利用农闲、夜间和春节组织各种农民趣味运动会、秧歌表演、传统‘跳火楼’。群众精神生活丰富,家庭邻里都很和睦。”

      采访结束,已经夕阳西下,夏日的炎热渐渐淡去,微风带来丝丝凉意。下盘石村口,一个老人坐在石头上,正抱着牙牙学语的小孙女读《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浓厚的陕北口音和稚嫩的童声交织在一起,传到我们的耳旁,穿越历史,也传到了未来……

■ 党柏峰 刘晓媛 本报记者 刘小艳

责任编辑:稼荣

最火资讯

首页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免责声明 | 供稿服务 | 网站地图